■昨天,東風西路小學的孩子們來到華北烈士陵園為烈士和先輩們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表達哀思和敬仰。本報記者 崔虹 攝影報道■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展覽了大量歷史圖片和珍貴的歷史文物,有興趣市民可前往觀看。需要提醒的是,屆時請帶上有效證件領取免費門票。本報記者 郄磊 攝 ■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沒出門遠游的市民,大多選擇到公園廣場游玩。本報首席記者 李青 攝
  昨日是清明小長假首日,記者發現,今年清明節很多群眾選擇了低碳出行,低碳祭奠。在石家莊市人民紀念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常山陵園、古中山陵園、河北雙鳳山陵園採訪時,記者發現很多群眾都為故去的親人選上一束花,菊花、康乃馨、百合等受到大家歡迎。除了祭掃,剛剛免費開放的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也迎來了不少參觀者,該館展覽除了大量歷史圖片、珍貴文物外,還有一些聲光電高科技手段表現形式,非常值得一看。
  □本報記者 趙曉華 實習生 徐宇靜
  現場
  探訪
  小長假,去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瞧瞧
  位於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免費開放,18米長油畫為我省目前最大
  昨日是清明節小長假首日,除了祭掃已逝親人外,很多市民前往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另外,陵園內剛剛開放的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也迎來了不少參觀者。
  很多市民自發來掃墓
  昨日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除了有組織的團體祭掃,還有很多市民自發來掃墓。帶著外孫女來掃墓的王阿姨告訴記者:“我的小外孫女今年5歲,今天帶她來,是為了讓孩子感受一下愛國主義的氛圍。”在王阿姨看來,無論是自己還是孩子們,都要時刻牢記革命先輩們艱苦奮鬥的事跡,不能忘掉過去。要讓年輕一代明白,生活中不單單隻有掙錢,不單單隻有自己,心中一定要時刻裝著國家,裝著民族。
  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免費開放
  市民來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不單單可以參加公祭,還可以參觀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據悉,該紀念館已於4月4日向社會免費開放。“紅色太行,英雄河北”,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相關負責人說,1919年至1949年間,河北軍民無畏強暴、英勇抗戰,付出了巨大犧牲,創造了偉大業績。“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經過一年多的陳列布展,全方位展示了這段歷史,填補了我省同類展覽的空白。”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是國家發改委確定的紅色旅游項目。整個紀念館總建築面積545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整個展覽分為三大部分、十個單元。其中三部分分別是紅旗插遍燕趙大地、革命運動風起雲涌;抗日烽火燃燒燕趙、萬眾一心抵禦外敵;河北軍民保衛解放區、西柏坡聖地孕育新中國。展覽以大量豐富翔實的歷史圖片,珍貴的歷史文物,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和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我省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史。
  油畫《迎接曙光》我省面積最大
  記者註意到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中特別採用了10組雕塑和大型油畫,其中,《地雷戰》、《地道戰》、《破冰運糧》、《魚水情深》等雕塑,細膩、形象、逼真生動。而18米長、6米寬的油畫《迎接曙光》,則是我省目前面積最大的油畫,反映了華北人民傾其所有,運送戰爭物資,支援前線,確保了平津戰役的最終勝利。
  “在這個紀念館,我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澎湃的歷史年代。”走進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的市民劉先生說,自己今年已經68歲了,從報紙上得知4月4日這裡開館後特意從位於東二環的家中趕了過來。在劉先生看來,這個紀念館真的做到了歷史重現,讓很多人詳細瞭解到了那個戰火硝煙年代。
  “彭德懷用過的迫擊炮太威武了”
  和年老參觀者的心情不同,年輕的參觀者多是學習歷史、激勵自我。記者註意到,有的同學們認真觀看牆上的照片,閱讀照片下麵的說明。有的同學駐足在兵器展櫃前,和其他同學琢磨這些武器如何使用。同學們看到位置顯眼的迫擊炮後,爭先恐後的拿出手機拍照,“這就是彭德懷用過的迫擊炮,太威武了。”同學們邊看邊交流著感想。一名大二學生告訴記者,以前來烈士陵園多是參觀白求恩、柯棣華等烈士事跡,新展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新中國成立期間河北的歷史講述得很詳細,參觀一圈,確實能學到不少知識。
  此外,工作人員還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網站(網址:http://www.hbjqlsly.net)上製作推出了虛擬360°全景漫游陳列展覽,網民朋友們也可以從網上觀看展覽。
  提醒:參觀紀念館市民需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免費領取門票,由於受紀念館容量限制,每天只能容納2000人進館參觀。
  植物園內千人觀看 漢服古禮祭拜黃帝
  本報訊(紅星) 2014年4月5日清明節,由聲屏之友報社、石家莊電視臺《民生關註》欄目等和植物園管理處共同舉辦的——“慎終追遠 踏青祈福”清明特別活動在植物園舉行。數千嘉賓與游客現場觀看了著漢服古禮祭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儀式。
  清明節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先賢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意思是,謹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念祭祀祖先,這樣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風俗歸於淳樸厚道了。
  上午9時半,植物園草坪青青,萬物肅立。祭祀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儀式依章據典,循序進行。在身著主祭服的贊禮官的主持下,28位身著漢服的學子端身正念,按古禮依次進行了迎請軒轅黃帝、上香、獻禮、祈福等儀式。除了漢服古禮祭拜,活動還進行古典歌舞表演、清明詩會表演,並有編柳插柳、投壺射箭、繪製紙鳶等一系列踏青傳統游戲。
  種樹、鮮花
  成今年清明祭掃潮流
  昨日,石市各陵園迎來了祭掃高峰。今年清明節,記者發現種樹、鮮花成為了祭掃潮流,燒紙的市民少了。
  鮮花、綠植代替燒紙
  一個簡單的手提袋里,放了兩束鮮花,昨日一早家住石市東苑小區的張女士先是步行,之後坐上公交車直奔石市人民紀念堂。張女士已逝父母的骨灰都放在了人民紀念堂,每年祭奠父母她都是坐公交車去。“雖然要倒車,可乘坐公交車最綠色環保,心裡也感覺舒服。”不過和往年不同的是,張女士往年都是為父母燒紙,今年的霧霾天讓人太困擾了,所以決定帶來鮮花祭掃。
  昨日,石市人民紀念堂、常山陵園、平山古中山陵園迎來了不少前來祭掃的市民。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祭掃的市民很少有拿燒紙和祭品的,大多被鮮花和綠植所取代。65歲的趙阿姨就是抱著一大束鮮花來到常山陵園的。趙阿姨說:“還沒到清明節,我就跟孩子們提前打了招呼,今年絕不能再燒紙了。我老伴生前從事的工作和環保有關,相信他一定會明白我這份心意的。”
  燒紙換樹苗挺受歡迎
  和以前的鮮花換取燒紙不同的是,今年清明平山古中山陵園特別準備了1000株樹苗,在清明期間開展“燒紙換樹苗”活動,每一個到陵園祭奠先人的家庭可以用燒紙換取陵園提供的樹苗,栽種在指定的區域。昨日市民田女士兄妹四人便用手中的燒紙換取了一棵樹苗,在陵園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將這棵極具意義的樹苗栽種在了古中山陵園內。“以前祭掃父母都是燒紙,即使是文明祭祀,也是把紙壓在墳上,大風一刮燒紙滿天飛。”田女士說,去年兄妹四人買了兩束鮮花擺放在了父母的墓前,可鮮花很快就凋謝了。正當今年不知該怎麼辦時,古中山陵園推出了這項舉措,真是一舉兩得。田女士說,在她看來有了樹木的陪伴,遠在天堂的兩位老人一定會開心的。
  祭祀方式一年比一年環保
  雖然綠色祭掃已成為了主流,可記者在石市各陵園還是見到了燒紙的市民。在石市人民紀念堂專門設置的燒紙區前,濃煙滾滾,掃墓的市民不僅為逝者“燒”去各種紙錢、紙衣服,還有人“送”去了紙麻將、撲克牌以及紙iPhone、紙iPad等。
  在常山陵園,記者見到市民王先生先是將手中一大束菊花放到父親墓前,之後又到燒紙區為父親燒紙。他說,父親去世後,幾年來自己一直保持著燒紙錢的祭祀習慣。他們也明白燒紙的方式有點不與時俱進,但總覺得只有這樣心理上才能得到一些安慰。
  對此,石市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的清明節都一直在倡導市民採用生態、環保的祭祀方式,從行動上引導大家摒棄燒紙、燒香等不合時宜的方式。不過凡事都是需要過程的,現在的情況已經是一年比一年好了,相信不久的將來,綠色環保祭掃一定會成為多數市民的選擇。  (原標題:清明祭親人 鮮花托哀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49lyjnv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